2018-03-16 同心 点击数:1570
婴儿湿疹:这些诊断及治疗要点需掌握

湿疹(Eczema)定义为各种内外因素所致的瘙痒性皮肤病,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慢性期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


事实上,湿疹和皮炎两个术语常被用作同义词。在能明确病因时,可在皮炎前冠以相应的限定语如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尿布皮炎,其余原因不明者则统统装进描述性诊断「湿疹」的口袋里。


婴幼儿皮肤娇嫩,易出现「湿疹」的症状,常给患儿父母带来困扰。能够产生这组症状的疾病常见的有: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和湿疹,尽管它们有各自的特点,由于表现存在重叠,并可合并发生,在许多患儿中并不容易区分,甚至有人认为也无严格区分的必要。



1.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的表现最符合湿疹的描述,可认为是一种遗传因素性顽固湿疹: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和脱屑,在严重病例中有明显的小水疱、丘疹、渗出和结痂,慢性期改变为苔藓样变和色素异常。


当湿疹满足下列标准时,它就不再是普通的湿疹,而是拥有了专门的名称 - 特应性皮炎 (见图 1)


(1) 主要标准:皮肤瘙痒。


(2) 次要标准:


  • 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 (10 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 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 (或在 4 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 AD 史);


  • 近年来全身皮肤干燥史;


  • 有屈侧湿疹 (4 岁以下儿童面颊/前额和四肢伸侧湿疹);


  • 2 岁前发病 (适用于 4 岁以上患者)。


符合「主要标准 + 3 条或以上次要标准」即可诊断为特应性皮炎。


微信图片_20180316142846.jpg

图 1 异位性皮炎患儿的皮损典型分布



2.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好发于头面部、前胸和外阴的慢性皮炎,皮脂产生明显增加,有些婴儿头顶可见油腻的黄色粘着性鳞屑,被称为「摇篮帽」,许多患儿的四肢也存在湿疹样损害,甚至有类似特应性皮炎的屈侧皮炎。


微信图片_20180316142925.jpg


图 2 婴儿脂溢性皮炎的不同表现


可见,湿疹并不是一项病因诊断,它实际上描述了一组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皮肤病。



3. 湿疹的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



(1) 湿敷收敛


在皮损渗出较多、明显红肿、有糜烂或溃疡时,宜采用湿敷,常用生理盐水湿敷。参考湿敷方法为:


①将纱布叠成 4~8 层的纱块,略大于皮损面积,将其浸入溶液,然后拧至不滴水为度;


②将纱块敷于患处,持续 30 分钟,期间当纱块变干后重复步骤①,而不要直接往上面倒溶液;


③每天进行 2~4 次,当皮损变得干燥时停止湿敷。


(2) 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湿疹的主要治疗,外用激素的强度从最弱效至超强效可分为 7 级,婴儿湿疹宜选择最弱效、弱效或中效制剂,如 2.5% 氢化可的松乳膏、0.1%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或以润肤剂适当稀释,面部和外阴等部位使用弱效制剂。


许多患儿父母对外用激素有不理性的恐惧感,实际上短期使用弱、中效制剂安全性良好,获益大于风险。


(3) 外用润肤剂


湿疹尤其是特应性皮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和皮肤干燥,润肤治疗很重要,可加快皮损愈合、减少疾病复发,应定时足量使用。


(4) 其他外用药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乳膏,可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药物,短期用于年长儿童的局限性皮损。有继发感染迹象时可外用抗菌药物制剂,如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


(5) 系统治疗


瘙痒剧烈、影响睡眠、外用药疗效欠佳时,可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酌情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 (≥ 2 岁)、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 1 岁) 、左西替利嗪口服液 (≥ 2 岁)等, 有继发感染时可系统使用抗菌素。


(6) 日常护理


穿着纯棉衣物,避免环境温度过热,避免过度搔抓,勤剪指甲,尽量避免使用香皂洗澡。


编辑:周萌萌

题图来源:Shutterstock

投稿:zhoumm@dx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