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9 陈昭彤 点击数:4521
自然探索记--蚕宝宝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自然的教育,帮助孩子在“自然”中捡拾起缺失的人文关怀,促进他们思维、情感的发展。

五一节后的第一天,思涵神气地告诉我他从家里带来一个盒子,并告诉我们这里有蚕宝宝,当我们打开盒子时候果然发现一条条金色的蚕宝宝。“蚕宝宝是什么?”孩子们都好奇起来。有些孩子还没见过蚕宝宝,自然对蚕宝宝如此陌生。此时我再怎样解释,孩子们也不一定明白,于是我萌发了在班中开展“蚕宝宝生长”的活动的想法,让孩子们真正走进蚕宝宝的世界。为蚕宝宝安家喂养是一段快乐的科学探究历程,在养蚕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要当饲养员,还要清理蚕的家,从而了解蚕的生长过程,知道蚕的生活习性。在养蚕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蚕宝宝形态变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体验的机会,亲身感受成功的喜悦,深深地体味到生命的存在,从而更加懂得照顾蚕宝宝。每天早上,我和孩子们会一起先去看看蚕宝宝,看看蚕宝宝是否有新的变化。蚕1.jpg

一、探索“蚕宝宝”身体在哪里

孩子们看到蚕宝宝一直好奇地问“蚕宝宝嘴巴在哪里呢?蚕宝宝屁股在哪里呢?鼻子在哪呢?”等等问题。于是,我请孩子们认真观察蚕宝宝,发现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小的,只能看清一张大嘴,其它部分就堆在了一起,分不清什么是什么。有三对足,最前面的和后面腹部的足不一样,蚕的腹足上有一个个的小钩子,你把蚕拿在手里的时候,它的腹足就会牢牢的钩在你手上,像是一个小吸盘,很难拿下来,它的尾巴上还有一对尾足。在腹部的前几节身体上每边都有一个黑色的“圆片”,这就是它的鼻子——气孔,它们都靠这些小孔呼吸,而且在呼吸的时候,它们的背上有一条会时粗时细的线,是“背脉管”,这就是蚕宝宝“输送血液”的地方。

二、“蚕宝宝”大便的作用

早上,“老师,蚕宝宝的家里有好多黑黑的东西。”灵灵急忙地告诉我,我一听就知道是蚕宝宝的粪便,但我没有立即告诉孩子答案,而是带着他们一起静静地观察,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此时,活动室里安静极了,大家屏住呼吸,眼睛死死地盯着蚕宝宝的一举一动,他们都想找到那黑乎乎东西的源头。在等待中,蚕宝宝大便的一幕开始了,蚕宝宝先是一动不动,之后尾部开始膨胀、收缩,缓缓地左右摇摆身体,接着尾部有黑色的圆状物体慢慢地被挤压出来,这时大便还贴在蚕宝宝的屁股上。婷婷说:“我知道了,这就是蚕宝宝在大便。”随之,其他孩子也发现了这一秘密,“哈哈,蚕宝宝一边吃一边大便……”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充满了欢乐的笑声。接着,我告诉孩子们,蚕宝宝的粪便又叫“蚕沙”,蚕沙有很多功能,它不但可以当肥料,还可以用来做药,有些人还把蚕沙晒干后做枕头用呢……“以后我们还要记得及时把它们‘家’里的粪便清理干净,这样蚕宝宝成长才会更健康。”聆听着我的解释和要求,孩子们的神情十分严肃。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会更加用心地照料这些小生命。蚕2.jpg

三、为蚕宝宝搭建“房子”

《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于是我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些幼儿经常见到的材料,让幼儿为蚕宝宝搭建房子。早上,我把装蚕宝宝的盒子打开,发现有一条蚕宝宝躲在盒子的拐角不动,我把桑叶放在蚕宝宝的嘴边,它们把头转开,根本不领情。我知道,蚕宝宝将要结茧了。婷婷神秘地对我说:“陈老师,你来看。”说完,她把我拉到了蚕宝宝“家”的旁边,“蚕宝宝怎么用黄色的丝丝呢?”我说:“它要造房子了。”我们的谈话引起了其他孩子的注意。这时,一个孩子提议,“我们一起去看蚕宝宝造房子吧。”我说:“它要造房子了,我们要帮帮它吗?该怎么帮呢?”思涵说:“我们给它搭建一个房子吧!”我说:“恩,可以,我们一起去用树枝搭起架子,这样,蚕宝宝可以在架子上吐金丝啦!”于是,我与孩子们一起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树枝搭建架子。一个晚上后,全部的蚕宝宝的身上像是披上了一层金黄色轻纱,慢慢地蚕宝宝就变成了一个金黄色的球,往茧里一看,蚕宝宝的头一摇一摆,不停地吐着丝造房子。望着辛勤劳作的蚕宝宝,孩子们既惊奇又兴奋,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奇观”。蚕3.jpg

四、变白蛾了

那些昨天还昂着头吐丝的蚕宝宝不见了,只有一个个金色的、椭圆形的蚕茧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夜之间,怎么会这么快,望着一片金黄色的蚕茧,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好奇与快乐。蚕宝宝结茧了,但我想让孩子们看到“化蛾”。几天以后,蛾儿钻出来了,孩子们好奇地欣赏着——多么惹人爱怜的小动物啊,两片瘦削的翅膀遮掩着纯白的身体,小腿纤细,头低着,两颗眼珠黑得像炭一样,尤其是两条触须真像两道眉毛。我告诉孩子们,蛾儿再也不吃东西了,它们泻完卵,等那些奶油色的卵转化成深褐色的时候,它们就缩起小脚倒下了……此时,孩子们沉默了,他们似懂非懂,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如潜流在心与心之间传递。在养蚕宝宝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们亲身经历了整个养蚕的过程,看着幼小的生命在自己的呵护下,慢慢地长大、哺育下一代。我相信,孩子们以后会更加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会像一泓清澈的泉水荡漾在孩子们的心。

蚕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