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8 钟音 点击数:2849
观察蚕宝宝

吴迦文小朋友带来了家里养的“蚕宝宝”给孩子们观察两天,蚕宝宝的“光临”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好奇心。围绕“蚕宝宝”,孩子们展开了观察。

观察中,孩子们总有不同的发现,“这是什么呀?”“蚕宝宝怎么有点像毛毛虫啊?”“它们吃的是树叶吗?”“蚕宝宝会吐丝的,蚕宝宝什么时候吐丝呀?”“它们是不是会变成蝴蝶?”“这两条蚕宝宝怎么爬在一起的呀?”……还有几个胆大的孩子时不时地伸手去抓蚕宝宝,和蚕宝宝来个“亲密接触”。蚕1.jpg

袁梓涵把蚕抓到手上:“蚕宝宝身体有八节,每节都有一个黑点,它就有八个黑点。”

文瑞:不对,身体两边都有,应该有十六个黑点。不信,你再数一数。

师:这个黑点到底是蚕的什么东西?(查找资料:原来是它的鼻子——气孔)

依依:有一只蚕在爬行,有一只蚕刚刚大便了,还有一只蚕把头藏在桑叶后面……

思度:蚕的头上有皱纹,像爷爷额头的皱纹一样。

迦文:它在吐丝,成了蚕蛹会变成飞蛾飞出来,然后产下卵,再从卵里孵出小蚕宝宝来。

蚕2.jpg孩子们第一次看到蚕宝宝时,我发现班中有较多孩子不敢抚摸蚕宝宝,而有几个孩子又显得力度过重。所以老师每次和幼儿一起观察时总是有意和蚕宝宝来些“亲密接触”,并鼓励孩子们去试一试、摸一摸、捉一捉。逐渐地,孩子们觉得蚕宝宝好可爱,不会咬人,不会乱“跑”,大家都愿意和蚕宝宝玩一玩。现在蚕宝宝的“家”每次都是由孩子清理干净,动作也显得是那么小心翼翼。

《指南》中提到“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孩子们通过观察对蚕宝宝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有了照顾它的责任心。在幼儿观察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梳理、总结,让幼儿对蚕有一个更为系统的认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观察、记录的工作也可适当从教师逐渐转移到幼儿身上,让幼儿成为主体。蚕3.jpg